以前「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 」是令人欣羨的居家環境,但現在,小河可能會氾濫,山坡要當心土石流。
娘家在高雄縣鳥松鄉澄清湖附近,屋後小河(曹公圳)、山坡通通都有,風光明媚。然而自從廿多年前,附近的良田全部都填土重劃,變成建地之後是逢颱必淹,最高記錄是淹到胸口,所以我有個不值得羨慕的經歷:居家淹水經驗豐富。淹水開始,水是清的,這是雨水,還可以學一下青蛙,在家裡踩水而過,此時就要快點收拾細軟,往樓上搬;當水色開始變濁,成了黃泥色,就最好不要再涉水,因為水溝水已經湧上來,髒得很。雨勢緩和,水會慢慢開始退,水退到腳踝高時,就要開始往外掃水,這樣才能把進入家裡的黃泥清乾淨,不能等到水退光才清掃,會清不乾淨。最後再用水沖,連傢俱一起沖。所以我家一樓的櫥櫃,都是不鏽鋼製,沒有沙發,只有幾張折疊躺椅可以坐著在客廳看電視,要收時,拎著就可以往樓上搬;沒有電視櫃,電視放在高及腰部的不鏽鋼櫃上,冰箱用架子墊高,離地約50公分;桌子用厚重不怕淹的實木;我爹收藏很多甕,零食,乾貨是放在甕裡的,一到淹水時,這許多口甕就會在水面浮起來,我們站在樓梯口,用長竹竿搆那些甕,收藏在裡頭的乾貨零食便成了淹水不退時的重要食糧。淹水過後,整個房子變得非常非常潮濕,想得到的、想不到的東西,全部都會發黴,這才是最令人難以忍受的。
不只是淹水,這卅、四十年的老房子,還會漏水,颱風來時,屋外嘩拉嘩拉,屋內滴滴答答,什麼臉盆、水桶,連大塑膠袋,通通拿出來接水。印象中,這樣的颱風夜,我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上的滲水痕範圍逐漸變大,剛開始是台北樹蛙,一會兒變成台灣藍鵲,最後是台灣黑熊了,天花板上變化萬端的動物形象似乎有催眠作用,神志愈來愈不清醒的我就會小小地立一下志願:將來要住不會淹水不會漏水的房子,爾後沈沈睡去。
有次颱風漏得嚴重,我和弟弟妹妹上三樓去清積水時,看到來巡視災情的直昇機,我們用力揮動手上的抹布,和機上的人打招呼。當天晚上在電視上看到直昇機拍攝鳥松鄉淹水的畫面,也是汪洋一片。生氣嗎?抱怨嗎?都沒有。我們有我們的生存之道。又有次淹水,不深,到膝蓋而已,我爹弄了塊木頭門板,一家幾口加上小狗坐上去,在兩排房子中間的大街上撐竿行舟,家人興高采烈地招呼我,叫我上船,當時還是少女的我覺得很丟臉,不敢坐上去,倒是連我家小狗站在這門板上看起來都志得意滿。
這次娘家沒有淹水,不是雨不大,而是屋後的曹公圳拓寬加深了。從夾岸綠草如茵的自然風貌,變成水泥大溝。我是學自然和生態的,覺得這樣好可惜啊!當時我也想,怎麼不用生態工法,用石頭來砌,水泥大溝真的有點醜。而且這樣巨大的變化,那些在河岸兩側築巢的魚狗怎麼辦呢?河裡的蜆、蚌、魚怎麼辦呢?還有會抬頭游泳的水蛇怎麼辦呢?
但是從此以後,岸邊的人類卻可以安居樂業,過著不再淹水的生活。
(98.9.7刊登於華副)
原本預計8月7日星期五要回南部娘家過父親節,但莫拉克颱風來了。
8月10日星期一,看看天氣似乎是穩了,打電話回高雄問,也聽說不下雨了,便獨自一人開車回去。誰知開到新竹,雨就來了,開到斗南,雨更像是老天爺用倒的,傾盆而下,大到雨刷一直刷個不停,還是看不到前方。其實我心裡很忐忑,因為偌大的高速公路,前後左右幾乎沒有車子在行駛,我孤獨地在大雨中開車,也不知道前面會遇到什麼,我心裡甚至打算,如果雨繼續這樣下,得先躲到最近的休息站,以免高速公路排水不及淹水,車子若泡水,不知如何是好。幸好過了嘉義,雨小了,我大大地鬆了口氣。車經麻豆,淹水還沒有退,左右真是一片汪洋,而且,我的天,水位幾乎是和高速公路一般高,兩側是養鴨人家,大概因為水位上漲的關係,一群一群的白色鴨子走上路肩,看著往來的車輛呼嘯而過。真是奇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