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是杜鵑花的季節,3/19星期日下午去台大,參加這個活動:
"2017杜鵑花節舞杜鵑 工作坊5:蓪草紙-杜鵑花仿生製作"
走這一趟其實不是為了賞杜鵑,而是為了久仰大名的蓪草紙和它做出來的花。自從得知有人在復興蓪草產業,用蓪草紙做花,就很想試一試。
這裡有好多蓪草花,看那牡丹多美啊!
話說每年上課講到維管束,只要時間夠,都會給學生看一個下課花路米的影片。
走到山裡,偶爾會看到蓪草,小時候上美勞課也用過蓪草塊做手工藝品,蓪草的髓心在保麗龍尚未問世時是國小美勞創作素材的主力材料。
https://s.yimg.com/ut/api/res/1.2/JAKCfsszXSWv6tVkvMnrzA--/YXBwaWQ9eXR3bWFsbDtoPTYwMDtxPTgxO3c9NjAw/http://imgcld.zenfs.com:80/ps_image_prod/item/p013947736469-item-4275xf3x0400x0400-m.jpg
哎哎,不小心洩露年齡了,不過如果您知道我在說什麼,那大概是同一世代的人XD
但從未有機會拿竹竿捅過蓪草心,也沒摸過蓪草紙。就因為這蓪草紙,假日開車到人山人海的台北,幸好高速公路上並沒有想像中的車水馬龍,只四十五分鐘,我到了目的地。
下了多日的雨,今天終於稍微乾燥,台大可說是遊人如織啊!春天的台大很美麗,真是個大公園。往舟山路走,到生命科學大樓1217生態學實驗室,交了180元的材料費,領到各式材料如下。
材料包雖小,哩哩扣扣的東西一堆,光鐵絲就有四種。
第一次摸蓪草紙,它很薄,有細緻的紋路,為了要做杜鵑花,它已經預先被染色。每個人拿到顏色都不太相同。
把紙模剪下來,
蓪草紙噴微溼潤,按紙模形狀剪下來。要動刀塑形之前都必需先噴水,微濕的狀態之下才不會破裂。也不能噴多,噴多了紙會膨脹彎曲,又不太好處理了。
用麥克筆點上蜜標
從沒仔細觀察杜鵑的蜜標,我胡亂點一點,結果看了真的杜鵑才發現自己點得很不像。
杜鵑花上的斑點稱為蜜標,是指引蜂兒蝶兒來採蜜的招牌。
仔細看,原來蜜標長這樣...
以人類的眼光,白色杜鵑的蜜標顏色較淡,不過昆蟲的複眼可以看到紫外線,所以牠們看到的蜜標肯定比人類明顯。
接著在花瓣上用竹製工具壓出紋路,我從來沒發現杜鵑花瓣上有縱紋欸,先照做就對了。
然後在桌上固定好二塊黏性土。
黏上泡綿
穿上銅絲,這個奇妙的裝置是一種對付花瓣的刑具,有人知道這要做什麼嗎?
講師要大家用力拉,不要客氣。原來是要拉出花瓣上的深痕。
欸,我也從來沒發現花瓣上有深痕耶....
完成以上動作就可以把花朵黏起來成形。像不像,七分樣,對吧XD
最難的來了...
以上是雄蕊的製作,我看講師放在手心幾根群組一起搓,好像搓得很容易啊,但我一不小心就弄斷,只好一根一根慢慢搓,四朵杜鵑總共40根雄蕊,我搓了好久好久好久好久好久好久.......(以下省略34個"好久"),最後我也搞不清楚每一朵花有沒有放十根,就...隨便啦,有安裝雄蕊就好...。
雄蕊上的花藥是用咖啡粉,雌蕊的柱頭用的是蓪草屑。
此時已接近下午三點半,終於完成了一朵。但是,還有三朵要做.....
而且,還有十六片葉子待完成....
最後連講師都看不下去我的進度,來個別指導還幫我做和組裝。所以認識我本人的捧油,請別看著花說我的手很巧,其實這作品的背後,有著不為人知的辛酸啊....
這栩栩如生的花苞......,也是講師做的XDD
別人的花都沒有花苞耶,哈哈,因為講師做著做著,乾脆用我的杜鵑主幹示範花苞的作法。
今天做了杜鵑花才發現自己雖常常可以看到杜鵑花,卻從來沒好好仔細看過杜鵑花。我真是敬佩兩位講師,把杜鵑的構造研究得真夠透澈。
四點半多,終於帶著一枝杜鵑離開台大植物系12樓的實驗室。台大植物系,我無緣的母校和母系啊...這一所就是當年我想讀,總分夠卻因某科沒高標而不能填的科系...
然後又遇到幾年前(幾年?)一起去福山植物園研習還同寢的伙伴,她是新北的高中老師,跟我一樣也是研習咖,所以後來又在不同的研習場合遇到,她說自己臉盲,今天見面竟然有認得我了,哈哈。小聊幾句很開心,期待下次的相遇。
只小聊幾句就分道揚鑣的原因是,舟山路有綠領農夫市集。
我最愛逛農夫市集了啊。
有很多好玩好看的文創攤位。
用木叉子吃飯,氣質馬上提升很多的感覺
台大學生的手做,很有意思,植物當鑄模,壓上一片薄鋁片,然後整個封水晶膠封起來,正面看是金屬有葉脈花紋,背面看有一片真的植物標本。
把毬果、果實和種子收集起來當擺件和吊飾。這是喜愛植物的人才會理解的情調。
更正,是喜愛植物而且還有浪漫情懷的"年輕人"。
話說大嬸在文青時代也收集一堆,而且是很大一堆...但我現在不玩這套了,這些擺件會沾灰塵結蛛絲,不好清理,最後的結局還是丟掉。所以乾脆一開始就讓它塵歸塵土歸土,留給大自然,化作春泥更護花。
在這攤停留最久,品茶。
這家的茶園在坪林,主打有機茶或是有機轉型期茶,還有副產品包種茶牛軋糖和綠茶雪球餅乾。茶行的小老闆台大財金研究所畢,回家賣茶。很有趣很有精神的一個年輕人。
買了兩包不太一樣的紅茶。茶的味道不錯,有回甘的尾韻。我跟小老闆說我缺個人壺,家裡的壺太大,不好泡。年輕人說,"事關你的苦樂問題,這我可以幫你解決",最後我連他泡茶的小茶壺都買來。
從沒看過的品種--蔥蒜是另一個攤位的戰利品。老闆說是蔥蒜雜交的品種,一斤一百八,兩支五十元,買回家試試氣味。
還有紫錐花茶包和薰衣草花水一瓶。
有趣的攤位還很多,但天色很快暗下來,來不及仔細逛。此時覺得太可惜,我太晚從生命科學館出來了啦,要不然....欸?這要說"可惜",還是"吼咧嘎宰"...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