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原料很多,所以繼續努力打皂。
呵呵,我家現在什麼沒有,就是肥皂很多。
寫在這裡是留紀錄,將來晾好了,可以比較不同配方的洗感,這次的皂液雖然也不脫魚腥草左手香,但放的油比例不同。
這次橄欖油較多。
值得一提的是家事皂,這次的家事皂椰子油比例較高,油鹼混合後,一下子就假皂化了,所以變成一鍋皂渣,因為不甘心這麼多油和鹼浪費掉,於是放上爐子加熱,用熱製法繼續作,果然鍋裡的皂渣立時融了一大半。但從爐上拿下來繼續打,又成了一鍋渣,接著我把之前切皂留下來的碎皂放進去繼續打,打一打又拿到爐子上加熱,這時油滾了,會噴耶,這下子,為了自己的安全,還是別加熱了,又取下來打,打著打著,上層是橘色皂渣,下層被翻起來的竟然是黃色的cream,看起來就像是一段的冷製皂trace後的樣子,繼續打,漸漸地整鍋變成黏黏的麥芽糖狀,半透明,連顏色都很像,沒有皂渣了。我想應該可以了吧,就放到木模裡去成型。
不知道過幾天會是什麼樣子,切了再來貼照片。
就這樣不小心體驗了一次熱製法,最近很夯的阿勒坡古皂,就是用熱製法做的。據說是因為古代難以取得像氫氧化鈉這樣的強鹼,只能從草木灰之類的天然物質中取得弱鹼,因為反應速率慢,所以必須熱製,加速反應的進行。不過我很納悶的是,若只是草木灰,主成分是碳酸鉀,這樣只能做鉀皂,就是液皂的成分,要做硬的皂,得要有鈉才成。所以我想用碳酸鈉也能做皂。月桂油台灣也有得賣了,下次來試試熱製法阿勒坡古皂。
綜合草本皂 |
家事皂 |
橄欖油612.5克 可可脂79克 乳油木果脂200克 椰子油300克 棕櫚油342.5克 榛果油105.5克 月見草油少許 NaOH 220克 自栽左手香葉萃取液 560克 手磨風乾魚腥草葉粉 歐薄荷精油 馬鬱蘭精油 |
椰子油526克 葵花油1579克
NaOH 298克 水760克 甜橙精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