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星期五下午建國國中自造大師研習
光控雲燈,這是一個黑暗時會自動亮起的燈。
我遲到一小時,很可惜啊,不知錯過多少精闢的講解。
材料如下:
以下投影片攝自講師蔡依帆老師的上課資料
很幸運,我有聽到製作的重點。簡單講,這就是燈+電池的一個裝置。
電池:2個3伏特的鋰電池。
燈:LED燈串。
電路中加一個電阻。
因為要光控,所以再加一個光敏電阻。關鍵就是光敏電阻,光強時,電阻會變小,電流就會走光敏電阻這條路,所以燈不會亮,光弱時電阻會變大,電流會往燈串那條通路,於是燈亮起。
還有一個電晶體。
總共四個銲點,但誰和誰銲在一起要先弄清楚。
銲點1:電池正極+LED正極+電阻的一支腳
銲點2:LED負極+電晶體C腳位
銲點3:電阻的另一支腳+電晶體B腳位+光敏電阻的一支腳
銲點4:光敏電阻的另一支腳+電晶體E腳位+電池負極
就按照電路圖把以上元件都銲起來就好了。
不過有一些前置作業。
首先要弄清楚電池盒的正負極。
然後把電池盒的電源線剪短,剝掉導線外面的絶緣皮。
剝這線是有技巧的,要用槓桿原理。我一試成功,真感謝老師的教導和分享。
再來要弄清楚LED的正負極。
先用砂紙把燈串的絕緣塗層磨掉,要磨到紅銅色的程度。
然後跟電池接接看,極性接錯是不會亮的,接對了,和電池正極相接的就是燈串的正極。打個結做記號。
電阻沒有極性,電晶體得看清楚腳位。
極性都弄清楚了,就可以安排它們在電路板上的位置,並把大家接在一起,這個花了不少時間。
還有一步,瓶蓋要先打個洞,以便電源線和光敏電組可以穿出。
全部接好。
先別急著銲,得先看看會不會亮,光敏裝置有沒有正常運作。若OK,就銲起來吧!
這很費眼力,幸好,我也一次OK。這是我第二次電銲東西。
我生平第一次電銲,也不過是去年的事。也是蔡老師開的課,那次研習我作了翻轉燈。我好愛這個燈,一直放在床頭。睡前轉亮它,看它在天花板上的光影變化。
測試沒問題,就用熱熔膠絕緣,並把電路板黏合在瓶蓋內側。
最後一步,據講師說是最難的一步:塞棉花。棉花是要遮線用的。
要塞得漂亮真的不容易。
理想狀態是不露出線,雲端透出七彩光。
成品長這樣。
運作起來,像這樣。
我一直覺得懂電,懂電路是很酷的事,可惜我懂得不多,能參加研習很開心,每次都有學習有收獲。
我超喜歡這個作品,挑戰自己沒作過的事,超有成就感。
研習一點半開始。
中午在班上處理一堆事情,準備離開學校已經一點十分,然後又不巧打破自己的一個碗,收拾處理完離開學校時已經一點二十分,我得開三十分鐘左右的車才能到陌生的建國國中。
這真的很難準時到達。
然後,可恨的手機導航,把我導到八德的工業區繞了一大圈,還開到一個只容一輛車通過的狹窄小路,我倒車二次禮讓對方來車,這時我後面排了好幾輛車準備通過,最後我決定不走這條陌生的小路,一面倒車,一面有後方駕駛走來關懷,看看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要倒車。幸好在等我倒車的駕駛都非常友善客氣,還有人幫我指揮倒車。
然後,終於走對了路,我遲到一小時。
很難形容那種在陌生環境的惶惶不安。
研習完,身體極度疲累不舒服,晚上就醫,抽血檢查札了兩針,某些指數又高了起來,我需要休息。於是取消了隔天星期六的液壓恐龍研習,沒關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研習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