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做的皂通通寫這裡了。
8/6薄荷皂
椰子油250
棕櫚油300
橄欖油500
米胚芽油100
蓖麻油100
乳油木果脂200
可可脂110
氫氧化鈉207
自栽薄荷葉汁+水500
薄荷葉粉
薄荷精油
雪松精油(一失手,倒了快半罐,大概有10cc.)
薰衣草精油
馬鬱蘭精油
這皂裡所用的薄荷葉 是我爹娘山上採下來的,當然有機種植。
油鹼混合溫度45度。 機器攪不到一分鐘就trace,薄荷葉汁裡的成分一定有turbo的效果。
這是非常薄荷的一塊皂。
機器打不到一分鐘,大部分是手持刮刀攪拌,再加上這次用了皂化超快速的蓖麻油,trace超級快。
若要帶學生做真正可以用的皂(課本裡寫的配方皂化雖快,根本不堪使用),配方中最好有皂化快的油品,例如蓖麻油、乳油木果脂,若有薄荷葉汁來溶鹼,這樣更快。
八年前帶畢業的那屆學生,就做了真正的手工皂,當時是用一半椰子油,一半葵花油,椰子油是學校實驗室的,葵花油本是為了上家政課而用班費買的。用這兩種油真是失策,因為葵花油皂化超級慢,手工打了快二節還無法trace入模。六組人馬只好各自整鍋帶回教室裡,我叫他們停下來,下課時再繼續打。這些人自有他們的方法,桌面上是英文課本,小孩眼睛看黑板,右手寫字,左手在拿著攪拌器在下面繼續打。兩節課以後我再去教室裡看,通通打好入模了。但另一失策的是,用了學校的椰子油,學校的椰子油在實驗室裡不知放了多久,油是有保存期限的,不新鮮的油酸價高,做出來的皂容易出油酸敗,有油耗味。是說,這樣的皂也不是不能用,就是用起來奇摩子有差。結果學生的皂就是這樣,晾皂期間就出油了,但一個月後測完pH值,小孩還是很高興地拿回家洗。
7/27 薄荷皂
椰子油250
棕櫚油300
橄欖油600
米胚芽油200
乳油木果脂200
可可脂100
氫氧化鈉218
自栽薄荷葉汁+水500
薄荷葉粉
薄荷腦
薄荷精油
茶樹精油
薰衣草精油
廣藿香精油
這塊皂也非常薄荷。
這次油鹼混合溫度約50度。
終於記得放了薄荷腦,這塊皂洗起來會涼涼的吧?^^。
7/24 家事皂
椰子油555
棕櫚油260
芥花油900
氫氧化鈉266
水620
丁香精油
甜橙精油
茶樹精油
洗碗的肥皂快要斷貨,等了好幾個月沒有人提供回鍋油給我,只好去好市多買一大桶芥花油來作皂,鹼水沒有降溫,就和油混合了。芥花油皂化慢,這鍋攪打有點久,成皂看起來很白。
洗碗用的,隨便切一切就好了,不美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