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教學 (9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菜市場很好玩,無奇不有,看到什麼都不必大驚小怪。不過,以下三種都是我第一次在菜市場看到。

龍潭市場有個豬肉攤,兼賣烏龜,說是池塘裡抓的。桶子裡看得出來有兩種,幸好都不是保育類。

IMG_20160221_115939

小鈴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木工研習  

 

卡本特初體驗,不是當歌唱家,而是木匠,實際上不到一天,才十幾個小時,分成兩天進行。

木工是我不曾接觸的領域,向來最崇拜會做木工的人,所以能報上這個自造者(maker)種子教師研習讓我十分期待。這不是有報就會上,15個名額,32個人報名,跟別的研習不同之處,主辦學校不以報名先後順序錄取,而是要報名的學員回email,寫100字的參加動機。我回信寫了幾個字「我就是個maker啊!」,然後把自己的部落格貼給主辦單位看,結果就被錄取了XDDD。

小鈴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會考完畢業前,師生都很忙。

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臨別前的感恩和回饋。好好說再見,一起劃下完美的句點。

一開始就設定我們走實用環保路線,要教小孩自己動手做,送自己和老師一份別出心裁與眾不同的禮物

原先打算要送任課老師們手印T恤。

國三上學期,我們買了白T來自己手印班服。

小鈴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6/28科學史研習

◎第一講 【臺灣淡水魚類物種探索研究史】◎講師:陳義雄│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
 
◎第二講【從斯文豪氏攀蜥到呂氏攀蜥─臺灣兩棲爬蟲動物研究史】◎講師:杜銘章│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退休教授 

兩位講到台灣的生物研究史,不約而同地提到一位學者:大島正滿

小鈴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5月31日 台大科學教育中心 科學史研習:化學合成

第一講 【序言─人類創造物質】 ◎講師:陳竹亭

第二講【源自生命的創造力 - 有機化學合成】◎講師:蔡蘊明

第三講【塑膠的故事】 ◎講師:牟中原

 

小鈴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畢業前開的支票:夜宿學校。

這支票在一年前就開了。

我的規劃:大家先回家洗好澡,吃飽飯,6:30來學校集合,然後我們在教室裡唱歌玩遊戲,接著夜遊校園,然後回教室談心說說這三年的事,一起回顧我們這三年的照片。10:00就寢,桌椅全集中在教室中間堆高,做成一道臨時的屏風。地上鋪軟墊,男生睡一邊,女生睡一邊。

小鈴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了端午,夏天真的來了,今天學校出現前所未見的物種。

學生匆匆跑來:「老師,我們外掃區有好大一隻蝴蝶喔!」旁邊的小孩紛紛附和:「真的好大好大。」我趕忙跟過去看,真的,好大一隻,不過不是蝴蝶。

DSCN9692

它是眉紋天蠶蛾,手掌大小,請看它跟滅火器的比例。

小鈴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6月1日

魚菜共生研習

第一位主講人是生物老師。

簡言之,餵魚吃飼料,魚產生的各種廢物,經微生物分解轉換後,變成菜可以吸收的養分。整組裝置在網路上很容易能查得到,上盆種菜,下盆養魚,需要一個馬達把養魚的水打到種菜的盆裡,菜是泡在水裡的,所以這算是水耕蔬菜。蔬菜盆的水經過濾,再流回養魚盆裡。只要水養得好,不會有任何異味。

上槽種菜,盆裡鋪滿發泡煉石,水從養魚的下盆打上來的。一天水要打上來兩次。

小鈴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年課程都已上完,學生快畢業了,不知怎的,考完會考的這段時間,反而比之前的日子還更忙。

時間消逝之快,像是在做夢一般。

例如今天。

6月7日。

早上因為調課的關係,上了四節課,刻意調的,要不然沒辦法把一件完整的事做完。手工肥皂做了三節課,精油防蚊膏做了一節課,我就一直站著,要不就走來走去,腦子沒停過,腳也沒停過,嘴也沒停過。

小鈴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夏天是真的來了,學校今天好多蛾,不知跟端午是否有關。

首先是同事發現桌邊地上有蛾。

DSCN9525

小鈴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月26日下午,中大科教中心三小時的研習。   

主講人是台大化學系金必耀教授。

今天這個研習要動手實作,用串珠來模擬化學鍵結。

以下是教授帶來的模型。

DSCN1235

小鈴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dden Universe在天文館播了好幾個月,快下片了,於是天文館在4月26日辦了場研習,講師是吳志剛先生。

全片以70mm的底片拍攝,解析度相較於傳統的35mm底片高出3倍,畫質更是優於數位拍攝,因此很適合在Imax螢幕放映,據說這是最後一部用Imax 底片拍的影片了,因為此種底片已經不再生產。

影片一開始是一位光頭帥哥天文學家Johnathan Whitmore彈著鋼琴,天文學家小時候最喜歡彈鋼琴和看星星,曾經希望自己能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奏,但最後看星星成為他一生志業。

大自然的道理是相通的,音樂當然有物理在其中,許多科學家也擅長演奏樂器,例如愛因斯坦,連他造訪英國時,連依莉沙白女皇都親自到他下榻的飯店聽他拉小提琴。而愛因斯坦也表示,”I know that the most joy in my life has come to me from my violin."在物理想不通的時候,他用音樂來整理自己的思緒。還有發現天王星的威廉赫歇爾Frederick William Herschel,其實主業是宮廷樂團的音樂家,自己研磨鏡片做望遠鏡來觀察星象,迷天文迷到,本人是音樂會的演奏者,中場休息時間,還要跑到戶外去看星星,休息時間結束再回來繼續表演。助手是妹妹卡洛琳赫歇爾Caroline Lucretia Herschel是女高音演唱家,為了幫助哥哥觀察星星放棄自己的演唱事業,而她成為第一位發現彗星的女天文學家,理所當然的,這顆彗星就用她的姓來命名了:35P/Herschel-Rigollet,卡洛琳之後又發現多顆彗星。

話說唯一可以用發現人姓名來命名的星體就是彗星,古代視彗星為災星,試想有一顆掃把星,冠了閣下的名字,多麼怪異尷尬的感覺,這「殊榮」想不要都不行!除了彗星,別的星體,發現人都只能建議命名,不能用自己的名字,例如,周杰倫小行星,林青霞小行星,姚貝娜小行星,都是由發現者建議命名,甚至有唱片公司買下命名權的,例如楊丞琳、羅志祥、蕭亞軒小行星。這挺酷的,還不是平常人能辦到。

小鈴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5月3日天文館的研習:認識宇宙

 

宇宙膨脹中很難理解的概念

簡單地說:一顆氣球,上面畫了許多黑點,當氣球愈吹愈脹,黑點之間彼此的距離也愈來愈大;或者說是一個發酵中的葡萄乾萄乾麵包麵團,麵團長大,萄萄乾之間也愈來愈遠。

這讓我想起湯木生的布丁葡萄乾模型,這個模型是在講原子的模型,湯木生認為原子就像布丁,裡面有正電荷以及相等的負電荷,就像布丁裡的葡萄乾一樣,這個模型也曾用西瓜來比擬,原子像西瓜,電子就像裡頭的籽籽隨機散布。

小鈴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去天文館研習,主題:斗轉星移。

簡單說就是星星的運動。

行星本來就繞著太陽公轉,距離地球近的星亮度高,很容易就能觀測到它的運動,例如木星、土星、火星。我們看到的全天88星座(台灣只能看到82個),都是恆星,與日月相同,東方升起西方落下。老殘遊記上說「斗杓又將東指」,大熊座北斗七星的勺子柄指向東方,表示春天來了,這都是因為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係。那恆星自己會動嗎?當然。以太陽為例,太陽帶著太陽系的這群行星繞行銀河系。有個很酷的影片,顯示出我們這些行星其實是以螺旋狀的軌道前進中。

而且速率每秒250公里!真的飛快!

 

小鈴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月13日,天氣晴。

 

DSCN8142  

小鈴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每年都會有學生繪形繪影地告訴我看到蜂鳥。

其實台灣沒有蜂鳥,被誤為蜂鳥的其實是長喙天蛾。

今天黃昏時分在牡丹水庫拍到它了。

 

小鈴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月26日科學史沙龍

今天的主講人:李家維教授、趙丰教授

 

其實廿多年前就造訪過李教授清大的研究室,當時我還為這佈置得很有特色的研究室拍了照沒想到廿多年後竟還能聽到他的演講。

李家維教授的講題是:寒武紀大爆發 "Cambrian Explosion."。寒武紀古生代突然出現大量化石標本的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化石場就是在加拿大西北方,有5億500萬年歷史的伯吉斯頁岩,在這裡很奇特的古生物化石出土了。例如:

小鈴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月29日台大科學史沙龍研習

演講者是高涌泉教授和陳竹亭教授。

兩位不約而同地都談到費曼的一句話:如果地球發生了大災難,所有一切知識都將歸零不復存在,若只能留一句話給後代,用最少的字,包含最多的訊息的這句話將是--「所有物質皆由原子構成。」費曼認為只要用上一點點的想像與思考,就可以從這句話中得到非常多的知識。

這個觀點,只要國中學過理化的孩子,不管成績如何,都已是想當然耳的常識了,不可思議,在遠古,2000多年前,還沒有什麼實驗能力的年代,這句話竟是來自是哲學的思維。

這場演講,非常平易近人,沒有數學,沒有一個字聽不懂,至少我是這麼認為啦XD,不過很耐人尋味的是,我們以為的科學觀念,一開始竟是來自於哲學:有人好奇宇宙的真理而提問,於是有人解答,有人針對解答辯證,在那樣一個沒有電,沒有電器用品的古早古早年代,大家致力於思考這些「跟吃飯和賺錢都沒有關係」的事。括號裡的這句話是高涌泉教授和陳竹亭教授在課餘閒聊時的感歎:現代人都太現實了,如果跟吃飯賺錢無關的事,那就什麼都不必談也不必深究。而「所有物質皆由原子構成」在當時被視為無實際用途的清談,竟是現代科學的基石。試想,生活中,君不可一日無此物-「手機」,跟原子無關嗎?手機要充電,電跟原子無關嗎?食衣住行育樂,跟原子無關嗎?

小鈴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鈴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24

主講人:姚珩、張海潮

上午上班,下午請假去台大聽演講,所有車次都接不上,最後只好自己開車,車程不到一小時,大約50分鐘以內可到目的地,不過在台北開車有點忐忑,因為台北的路不怎麼友善,動輒禁止左轉,禁止右轉,禁止迴轉,隨處都有單行道,而且,就導航這件事來說,本人還是古人一枚,沒在用導航的。

 本次演講,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已有專文介紹:在此

虎克被稱為英國倫敦的達文西,各方面都很有天分,但為人孤傲,以致得罪眾多同儕科學家。

小鈴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