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ct 04 Sun 2015 09:47
靜觀萬物-人面蜘蛛
- Sep 27 Sun 2015 09:54
挖貴2.0
- Sep 23 Wed 2015 20:26
挖貴1.0
這附近某觀光老街有家挖貴店,店裡滿滿的人,還有人排隊等座位。我也吃過,這「貴」的口感,稀稀糊糊,一點也不Q,而且是白的,裡面竟然沒有料,淋上醬灑上菜脯碎,這樣一小碗就要賣30元,身為南部人吃慣南部挖貴的我,實在不知這樣的「貴」,大家是在排什麼隊。
曾和同事談起這件事,她也吃過,也大有同感,真是捶心肝,這個怎麼能算是「貴」呢?這位好友是彰化人。
不過這裡的貴就是這樣,想吃南部口味,裡面放很多料的貴,這裡買不到。
於是我下定決心要讓南部挖貴在我家餐桌重現。
- Sep 22 Tue 2015 21:17
蘿蔔絲餅和金棗多麥土司
昨天烤的蘿蔔絲餅。
喜歡這款鹹口味的點心,拿來當早餐很合適。
皮是用燙麵,孟老師書上的配方,不過,孟老師全用沙拉油,我改成半葵花油半豬油。所以餅雖冷了,皮還不至於硬得難入口。不過因為它是蟹殼黃類的燒餅,所以還是烤熱了比較好吃。
做了30個,分兩批烤。
- Sep 16 Wed 2015 23:56
這兩天
有些開心的事,一定要記下來,若有那麼一天,我累到笑不出來了,再回頭看一看,一定又會充滿活力。
9月15日星期二
學校早已通知8:30舉行防震演練。
8:25第一節上課,我準時走進教室:「喂,小老師怎麼沒來找我,上課了啊!」
- Sep 06 Sun 2015 16:29
太陽能鍋料理:炸豬油、南瓜雞
- Sep 05 Sat 2015 22:28
研究
這個小研究,始於學生幾句不經意的話。
前年我開始帶一個新的班,小國一,有一個男生,同學都說他色。我想,小男生能多色呢?喜歡看漂亮的「妹紙」(學生用語,意指女生),這也沒什麼吧?但有天他在同學面前說了些我沒聽過的日本名字,然後曖昧地笑笑,我覺得事有蹊蹺。據消息來源指出,這孩子,會看些不該看的影片和書。
所謂不該看的影片,就是18禁的影片,我上網查了一下,他口中的波多野oo,蒼井o,....原來都是AV女優。
AV?都在演些什麼呀?我活這麼老,從來沒看過。
從小被教育不可以看不良書刊,到底那些色情暴力的書刊長什麼樣子?不知道。會有什麼負面影響?不清楚。原來我也是被洗腦的一群,於是沒有好好思考過的我,現在就用小時候被洗腦的內容去洗學生的腦,自己講得振振有詞,但理由十分薄弱。
- Aug 28 Fri 2015 20:35
冬瓜豆腐丸子湯
我不太會料理,但在廚房裡胡搞瞎搞、必當必塞是我的生活樂趣之一。
豆腐丸子是我爺爺傳下來的料理,我爺爺很會煮菜。記得小時候,家裡的分工很清楚,平常日子裡是爺爺煮,媽媽只負責洗碗。到了重要節日,奶奶才出馬煮工序講究繁複的大菜。媽媽還是負責洗碗。但洗碗的小工有一天也出師了,我媽現在也很強。
爺爺奶奶這麼厲害,我這不成材的孫女,隨便煮隨便吃,有飽就好。
今天晚上的低GI值料理:冬瓜豆腐丸子湯,就只吃這一道,有肉有湯有冬瓜很有飽足感。
1.冬瓜不易煮透,要先處理:先煮一鍋水,放入切小塊的冬瓜煮軟。冬瓜煮軟後,也可放些菇類進去。這些料配豆腐丸子,氣味都很合。嗜薑者,湯中可放些薑片。今天我還放了做丸子剩下來的半塊豆腐。
- Aug 20 Thu 2015 00:27
夏日娛樂-看菇去
這二天的行程始於奧萬大自然教育中心舉辦的「大型真菌研習」。我從沒有參加過真菌的研習,也從沒有去過奧萬大,而且好久沒有自己開車出去玩,從桃園到奧萬大,大概要開三個半小時的車。這趟一個人的小旅行會遇到什麼新鮮有趣的事?令人既興奮又期待,所以立刻上網報了名。
出發前二天,奧萬大自然教育中心寄來的行前通知,建議路線:從國道一號南下,開到彰化,轉國道三號,開到霧峰系統,轉國道六號,開到埔里下,轉台十四線往霧社。
我想,難得自己開車出遠門,都開到埔里了,當然要去看一位故人,這位好友是我高中同學,在埔里開業,她從來沒告訴我她的診所在哪裡,但網路一查便知。
自從我們參加完彼此的婚宴,就再沒見過了。這麼多年來,偶爾會寫寫E-mail,現在會用FB傳私訊聊一下。有趣的是,她兒子也變成我的FB好友,有時我們一老一小也會互相傳貼圖和私訊。
- Aug 10 Mon 2015 00:47
蘇迪勒來之前
8月7日 星期五
天空很陰沉,間歇下著雨,風有點大,看來轟胎一定會來,所以下午去主婦聯盟補貨。貨架上和冷藏櫃裡的生鮮幾乎已被掃空,我到得太早,在門口擺攤的小農又還沒來,只好補了些麵粉離開,回程,想起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收竹葉。
路邊這叢竹子看起來很不起眼,但它卻是我搬到這裡之後發現的至寶之一,因為近幾年來我包粽子就全靠它。這竹子天生天養,長在某姓宗祠的後面。我有天帶了禮物,繞到宗祠邊的人家,想去拜個碼頭,看看葉子能不能摘,結果只遇到一位很老的婆婆和外勞,我問了竹葉的事,但外勞的國語和老人家的客語,我一句也聽不懂。後來有教到住那附近的該姓氏學生,告訴我這應該可以採,根本沒人管那些竹子。每年端午節過後,竹葉會愈長愈大片,就是我開始採收的時刻。是的,端節前的竹葉還沒有變大片,這也能用,就是得三四片竹葉併用才能包,而且包出來的粽子很小。粽子小也無所謂,自己手採收藏的粽葉,自己包的粽子,比什麼都珍貴。
- Aug 09 Sun 2015 08:54
薄荷皂
- Jul 28 Tue 2015 22:00
太陽能鍋料理:烤全雞
終於等到雲少一點的晴天,鱗片狀積雲,很美麗。
今天用哥本哈根太陽能鍋裝置烤全雞。
全雞約3公斤左右,已經泡鹽水(水1000,鹽60)二天。取出瀝乾水分,在雞腹塞了些中藥材:有黑棗,紅棗,枸杞子,川芎,當歸,黃耆,還有棉布袋裡包的看不出來是什麼的碎碎藥材。
放進裝置裡開始烤。
- Jul 26 Sun 2015 09:13
同學會
7月25日星期六 到台南開同學會,地點龍門客棧,時間中午十二點。
去程遇到塞車,新竹塞,台中塞,彰化塞,一路塞,時速40公里,塞車路段動輒長五公里,甚至還有十公里的。十二點才開到豐原,只好非常無奈地打電話跟主辦人說,我們塞在車陣中,會遲到,會遲到多久不知道。
下午兩點終於抵達目的地,幸好大家還沒散席,同學們正在「自我介紹」-講講自己這些年過的日子,初來乍到甫坐定,就輪到我講,說真的沒有準備,熊熊想不出來該說什麼。大家十幾歲時相識相交,四捨五入後,我們即將半百。闊別廿多年,一言難盡,這些年,畢業,分發,工作,北上進修,結婚,共調了五所學校,做了四年行政,三年專任...,一不小心廿多年就溜走了。本人生平胸中無大志,平凡過日子就好,時間也就在規律的上班下班中不知不覺流逝,好像也沒什麼特別的經歷可以分享。
見到老同學真的好開心啊,打招呼脫口而出的竟然還是幾十年前叫習慣的綽號,這真是太親切了,反而是真名還得想一下才叫得出來。所以應該拿這個例子來教育一下學生,有些學生不喜歡被取綽號,其實這綽號若是無傷大雅,反而會成為多年的回憶呢!有幾位都廿年沒見,竟然沒什麼大變化,帶來的孩子,跟媽媽站在一起姊妹一般。有位女同學生了四個孩子,而且老二和老三之間差了十五歲,這還不稀奇,另一位男同學也生了四個孩子,老二和老三之間竟差了十六七歲,更有三位各生了三個小孩,本班的同學們增產報國有功,內政部真該發獎牌給這幾位。班上有兩位四十多歲就當了校長,在教育界風華正盛,更有不少人打算五十歲要退休了,這話題真令人心驚,原來我們離退休已經不遠,我們不是才畢業沒多久嗎?